全力释放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生态红利
时间:2022-11-16 16:05:34 来源:长沙晚报
字体大小:


文章刊发于2022年11月14日《长沙晚报》5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绿心,必然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走出一条最大限度释放其生态红利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城市群绿心、具有湖湘特色的长株潭中央客厅、人民向往的高品质生态共享空间。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切实保障生态红利。

绿色发展理念是绿心片区发展的牵引,生态红利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地处长株潭生态“绿心”的现实,要求片区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更加严格地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发挥生态优势,破解发展瓶颈,更高质量地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建设高品质的长株潭生态服务集群样板区。通过监管倒逼的方式,加速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强化,即以法治、标准、红线、监管、评估等方式,倒逼经济系统向高质量、绿色化方向转型。目前省、市已出台相应保护条例、专项规划,法律依据、执行标准、生态红线都已亮明,关键在于监管机制的完善和评估体系的建立。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不断增值生态红利。

抢抓长株潭都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心区域内的天心经开区为主阵地,大力发展以生态产业为主要产业的“碳汇”产业,率先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推进工业领域绿色制造,用好天心国资旗下的平台公司,提升建筑领域节能标准,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支持氢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将绿心地区的奥体小镇、国际医学健康小镇作为国际低碳城建设试点,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

逐步转变消费模式,稳定拓展生态红利。

目前,公众消费发展阶段正由温饱型转向品质型,人们更加注重消费的质量和健康内涵,更趋向于绿色、清洁、低碳、品质、健康的消费方式。生态绿心地区可借助青山绿水,发展休闲、康养、旅游、文体产业,促使转变消费模式,拓展延伸生态红利。借助省奥体中心落户暮云片区的契机,打造集体育竞技、训练教育、休闲健身等为一体的现代体育产业集镇,给百姓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消费选择;抓住国家医学中心项目落地机遇,加强天心医药产业园建设,开发中医药旅游示范点,形成集中医医疗、保健养生、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医学小镇,引导民众生活消费向节能环保、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发挥“金融活水”功能,有效激活生态红利。

引导金融机构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一是发挥积极引进传统金融机构总部在绿心片区增设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片区内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园区高科技企业、数字企业、绿色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升级企业的信贷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加大信贷投放。二是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以绿色项目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定期开展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遴选、认定和推荐工作,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模式进行支持。三是探索运用“基金+产业”模式,整合资源,引入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发挥杠杆作用,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绿心地区重点企业和优质项目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速释放生态红利。

围绕建设高品质的生态绿心样板区的目标,坚定人才引领发展的基本认识,坚持把人才梯队建设作为片区发展的关键支撑。首先,分门别类制定适应片区发展包括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本土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存量”人才潜能;其次,聚焦产业发展,突出目标导向,以重大科技项目揭晓选题等方式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发挥“增量”人才作用;再次,制定片区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各梯队人才引入鼓励政策,切实保障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让更多人才释放“潜量”活力。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党校教师,本文系长沙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csskkt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