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湘江弄潮逐浪高
时间:2024-07-16 16:20:26 来源:湘江早报
字体大小: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飞武 胡益虎 通讯员 赵英杰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7月15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始举行,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深化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无改革,无新区;无创新,不新区”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深印在湖南湘江新区的血脉里、基因里。

湖南湘江新区的改革与发展一直以来牵动着省委、市委的心。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长沙市推进湖南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部署安排,推动新区激发新活力、汇集新动能、实现新跨越,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表示,新区正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创新模式,以全面深化改革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改革创新,向上破题

山水洲城竞风流,风华正茂是湘江。7月3日,长沙拿下第五块智能网联领域国家级牌照,入选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这样评价,“手握5块国家级牌照,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可期!”

长沙智能网联产业突围“下半场”的背后是湘江新区七年磨一剑,持续构建集研发创新、智能制造、检验检测、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开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湘江新区就是湖南、长沙智能网联产业突围的旗手。

湘江新区,因改革而生。从打造“三区一高地”、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走在前、作示范”,到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每一次中央、省市的重大战略布局,湘江新区都率先推进深化改革,向上破题。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区的产业使命是什么,产业优势在哪里?唯有与最强者对标,与最快者赛跑。

“新区正加快构建‘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标杆、作示范,持续推进湘江科学城建设,提速标志性工程建设,集聚落地一批‘中字头’‘国字号’,推动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湘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新区将原来15条产业链整合成10条优势产业链,更加聚焦和务实。

如今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省总量一半;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算力水平国际先进、全国领先,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大王山片区,湘江科学中心、湘江院士港等项目呼之欲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的湘江科学城正是抓手。

“新区正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谋划定位,以精雕细琢、科学严谨的态度规划空间,以首开示范、起步起势的劲头铺排项目。”湘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江科学城7个项目集中开工以来,跨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迈进高质高效的新征程。

湘江新区以“八大工程”实现“六个倍增”,将通过5年时间努力,基本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科学布局,新引育全球研发中心、外资研发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8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0家以上。

更好发挥湘江新区承担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作用,破题之举就在管理体制优化中,承接好省市赋予的管理权限,推出更多首创性成果。

7月6日,长沙信息产业园启动改革提质,正式承接麓谷片区经济职能。园区负责人表示,“突出‘产业招商+企业服务’职能,以去行政化为导向,精简高效实现园区管委会‘瘦身’,将园区打造成为湖南湘江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主引擎’。”

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 新区成立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中心,聚焦新区特色和优势的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精耕细作开展产业运营和技术创新服务;新区行政审批改革将事置于人上,实现新区的事新区办,在全国率先推出办不成事窗口,直面问题的症结,保证效率和公平。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新区落实落地、见行见效,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优化管理运行机制,纵深推进园区、国企、科技创新、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湘江新区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改革开放,向外生长

5月31日,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席约翰·麦克莱恩飞抵湘江新区,见证了英中商业发展中心湖南代表处的揭牌,他对中心前景充满期待,“在贸易与投资、金融与服务、科技与创新、教育与培训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促进湖南和英国之间的经贸交流。”而湘江新区,已经成为英国乃至欧洲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和目的地。

高层次的开放是走出去,扩大产业“朋友圈”。

从埃及国家管理和投资局、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到伦敦交易所、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从日本国立农业研究机构、筑波科学城,到马六甲临海工业园、新加坡裕廊集团等园区,湘江新区党政代表团及招商团队走出去推介新区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全面融入和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开放是引进来,做优产业“生态圈”。

7月11日,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落户在新区,德国卓伯根集团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卓伯根承诺,卓伯根中国区总部将吸引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入驻,进一步融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将项目打造成为中欧企业研发、创新的国际合作平台。

高站位开放是打破行政管理的利益边界,以开放心态拥抱区域协同发展。

“虞公港将长江深水黄金水道延伸进湖南内陆,通过湘江延伸了近1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港航水利集团虞公港公司负责人杨亮说。日前,虞公港巨型门座式起重塔车已经就绪,港口计划在今年十月开始运营,长沙的港口梦已近在眼前。

“湘阴片区是湘江新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通道,是新区‘十大重点片区’之一,对发挥长株潭都市圈开放优势、推动长岳协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湘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向北奔向长江经济带,向南打造长株潭都市圈的桥头堡,向东对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湘江新区正为湖南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和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新平台、构建新引擎。

高规格开放还是积极打造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在湘江新区黄金园街道,长沙高铁西站已完成钢结构屋盖提升,处于金属屋面施工阶段,多个区域样板已施工完成并通过验收。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渝长厦通道重要节点,高铁西站建成后将辐射带动新区周边区域发展,推动长沙和东西部战略经济合作。

湘江新区的开放格局,正随着纵横新区、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拓展。

高标准开放更是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拥抱天下来客。在新区,“互联网岳麓峰会”“1024程序员节”“世界计算大会”等品牌活动,不断扩大产业和行业影响力。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开放,是决定新区挺进国家级新区“一方阵”的必由之路,眼下,湘江新区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赢活力,必将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创新治理,向内求解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当标杆、作示范,全面推动城市风貌提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建设“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新区。这是湘江新区创新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目标。

交通先行,一通百通,这是优先项。7月5日湘雅路过江隧道通车。这是湖南迄今为止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隧道通车后,从湘江新区滨江新城到芙蓉中路CBD只需5分钟,将在缓解城区的过江交通压力、完善湘江两岸的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十四条已建和在建的跨江通道连接东西两岸,加速湘江两岸交通融合。

城市为民而建,打造一流品质城区,这是最优解。飞跃梅溪湖,新的城市CBD重塑着梅溪湖二期城市天际线。8月份,318米的超高层写字楼长沙金茂大厦即将竣工交付。

12年前,金茂与长沙携手推动梅溪湖从昔日的葡萄园蝶变为现代化的国际新城,成为长沙新城崛起最为成功的案例。中国金茂董事长张增根自豪地表示,要将长沙金茂大厦打造成链接世界的商务地标。

在梅溪湖二期超级中轴东段,地下停车场已顺利完成建设,将新增690个停车位,而中轴东段今年年底将竣工,这里将崛起一座未来之城。

“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也在新区初现。这个汛期,梅溪湖开启“海绵城区”模式,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梅溪湖的蝶变得益于‘控源截污、湖底清淤、生态护岸、种草养鱼’四维治水模式。”湘江集团湘新水务公司负责人介绍。

洋湖湿地从十多年前的水窝子,成为今天的长沙“绿芯”;后湖从河西最大的“城中村”,变成了艺术“网红”地;昔日坪塘老旧工业的废坑变成大王山欢乐海洋、.....如今漫步在湘江新区,满眼皆是绿。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成立的湖南湘江新区零工市场,采用“政府+市场、线上+线下、就业+创业、传统+新兴、服务+保障”的“5+”运营模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推介、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服务、劳动权益咨询、候工歇脚驿站等全流程服务。

宜居之城的温度,在民生实事中检验。“岳麓山下好读书”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佳话,正得益于高品质教育的实践。社区街巷里,一个个就医就学“便民生活圈”,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宜居之城的欢愉在这里畅享,岳麓山、橘子洲、湘江欢乐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四馆一中心”等一系列旅游景点形成“甜甜的湘江朋友圈”。

湘江西岸,岳麓山下,承载着改革与创新使命的湖南湘江新区,正以“产城融合”奏响城市发展交响曲。在新的赶考路上,湘江新区奋力用实干实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湘江实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